唐朝有位禅师,从小天资聪颖才学过人,家人都希望就他能考取功名,光宗耀祖,他却专志禅学。
十七岁那年他偶遇一高僧,僧人赠予他一封简书,上面写着“入清凉境,存菩提心”。他看了偈文,向佛之心更加坚定,于是留一纸家书便一心一意的在山林泉水的天然环境里,到处参访着。
他游历至五台山,见其峰峦叠翠,胜嶓蹁跹,心中喜不自胜。于五台山南麓寻得一寺庙,寺内僧人留他休息,他便每日入大殿结跏趺而坐,食林间野果,饮寺内香茶,日复一日觉的身心清凉自在,得到很大的法喜。几个月稍纵即逝,禅师汲山水之灵气,品佳木之幽香,终悟得“入清凉境,存菩提心”。
一日他于林间坐禅,忽听得一阵砍柴之声传来,声音飘忽不定,似有若无,带着有气无力的感觉。禅师寻声而去见是一农夫在砍柴,此人一边砍一遍抱怨着天气炎热,生活贫瘠。他问农夫:“您身处这清凉之所,难道不快乐吗?”
农夫看了他一眼说道:“天气这么热,你怎么能说这是清凉之所呢?”
他席地而坐缓缓说道:“您怀着热恼的心,就像把太阳绑在身上一样,怎会不燃火上身呢?您每日这样抱怨就不用上山砍柴了吗?生活就会好起来了?当然不是,您照样要日复一日干同样的活,过一样的日子。您若怀着对生活的热忱,内心有一片清凉不被这烈日烘烤,每天自然会轻松很多。须知所谓清凉的境界,劫火不能烧,毗岚之风也不能坏,而您持着抱怨的心在这五台山,自然不会感到身心清凉。”
听了禅师一番用心良苦的话以后,农夫若有所思,片刻之后对禅师说:“您这一席话让我觉得身心顿时清凉了呢。”
此后禅师一生修行于五台山,居清凉之境中点化世人。
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
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
温馨提醒: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,倡导诚信合作、互惠共赢!为了保证您的利益,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,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,以免造成损失。